目录
卷首
补上一堂生命教育课朱永新;1本刊关注_战“疫”特别策划
晴窗一扇 昂扬向远王欢;5-6
冬长蓄势满 春归正当时徐华;6-7
珍爱生命 感恩祖国 致敬未来李梅;8-9
疫情过后,我们在成长王苹;9-10
数说战“疫”华应龙;10-12
成长路上 感恩有你李玲;12-14
带着中华文化给予我们的力量坚定前行马静;14-15本刊关注_深化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的实践研究
共育将助推我国教育发展出现“蝶变之态”——对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内涵和实践策略的初步思考谢春风;16-19
构建纵横德育体系 勾勒最美德育风景李有毅;19-20
把“敬业”训练成习惯王向明;21思想_理论
让我们在抗疫中成长冯建军;22-29思想_专栏
若只有科技,教育就没有未来檀传宝;30-32
三说“好课”罗滨;33-34
让学校成为没有天花板的舞台夏青峰;35-36思想_微评论
复学后,教师要上好三种课何石明;37
学校管理要有学术思维何石明;38治理
北京教育的一抹亮色——写在“高参小”项目实施六周年之际李青;39-41
践行生命教育,让校园每一个生命都精彩葛保红;42-44
项目引领,让教师的职业生涯更完满周慧;45-46
安全教育为学生幸福成长筑基李琦;张永刚;47
以校本教研组建设促青年教师成长赵亚茹;48刊中刊
科学经营学校 办区域需要的职业教育49刊中刊_科学经营学校 办区域需要的职业教育
培养爱农业、懂技术、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段福生;50-51
搭建引企入校平台 深化现代学徒制育人周林娥;郑艳秋;52-53
搭建“三个课堂”平台 提升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养龚晨霞;付静;孙艳蕾;54-55
运用六步式教学法在“双创”课中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叶玉曼;焦志菲;陆春;56-57
发挥“工程师学院”协同育人作用 做细、做优、做特学生实习管理工作冯颜芳;王江南;闫振义;58-59
开展阶梯式职业生涯教育 为中职生终身发展奠基马春宇;高文;刘洋;60-61
构建“四位一体”育人模式 培养工作需要的人郭婷婷;李颖;张晗;62-63
对接劳动教育需求 开发“劳动六艺”课程左欣;朱厚颖;64德育
“嚎啕哥”成长记王玥;65-66
开启“微”动力,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刘松;66-67
变“手机依赖”为“成长动力”符礼科;68
构建以艺术教育为载体的“尚美”德育课程体系蒋学凤;69
构建家国文化课程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李建波;70
家校协同,共筑学生美好未来胡学霞;71
用包容、关爱之心教育特殊学生李春玲;72
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传承红色历史文化刘玉平;73
角色游戏中幼儿规则认知培养的指导策略韩佳齐;魏冉;74-75
陪伴孩子们上好战“疫”人生大课76-77课程与教学
发挥地方课程育人价值 丰富立德树人实践途径宋世云;78-80
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杨娟;81-82
学会质疑和圈点批注,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吴振华;82-83
以吟诵为抓手,让经典浸润学生心灵李国珍;84-85
让学生在多形式指导下学会高质量阅读李继朋;86
在估算学习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吴静;87
创新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空间能力焦会泳;88
基于文本信息理解的小学英语教学赵文;89
在课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朱秋庭;刘学红;90
学科融合教学,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赵长宏;91-92
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注意的问题王彦松;93
整合技术类课程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陈文香;94
北京市海淀区赵璐玫校长工作室2-4
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——送给孩子们一个礼物97